您好,欢迎进入青岛顺增科技有限公司官网!

全国咨询热线

156 1512 3230

调味品包装行业趋势深度解读:智能化、精细化、环保化全面推进

发布时间:2025-05-15 20:27浏览次数:

一、行业概况:调味品市场持续扩容,包装成核心竞争力

随着消费者对健康、便捷、个性化调味需求的提升,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。据《中国调味品行业发展报告》预测,2025年市场总值将突破5000亿元。在这一背景下,包装不仅是产品运输和销售的基础,更成为体现品牌价值与竞争力的关键环节。   调味品种类繁多,包括酱类(如辣椒酱、番茄酱)、粉类(如鸡精、花椒粉)、粒类(如八角、胡椒粒)及液体类(如酱油、料酒),包装形式从袋装、瓶装到盒装、定量包不等,对设备的适配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
二、趋势一:智能化升级重塑包装产线效率

1. 多功能自动包装机满足多种调味品需求

现代调味品包装正朝着“多功能合一”的方向发展。企业开始大规模引入立式包装机和给袋式包装机,可兼容颗粒、粉末、酱料等多种物料,通过更换充填装置即可切换包装类型,适应不同产品线。

应用示例:

• 鸡精/十三香:采用螺杆计量的粉末自动包装系统

• 胡椒粒/八角:搭配多头组合秤进行颗粒称重

• 辣椒酱/番茄酱:配套活塞泵或伺服泵进行定量灌装


2. 智能组合秤提升颗粒称重效率


对于颗粒状调味料,如花椒、胡椒、孜然等,传统量杯式称重已无法满足精度和速度需求。智能组合秤通过多个称量单元的并联运作,实现精准配重、快速分装,有效减少物料浪费。

组合秤优势:

• 高速运行,适配多规格包装

• 精度可控制在±0.2g以内

• 可与各类包装设备无缝对接

三、趋势二:精细化包装满足多场景需求


1. 小包装、多规格趋势日益明显

随着餐饮连锁化、家庭便捷化消费增长,调味品行业正在向“小包装、多品类”转型。企业需通过自动化设备快速切换包装规格,从20g试用装到500g家庭装,满足B端和C端不同需求。

技术实现路径:

• 采用可调袋长、袋宽的自动包装系统

• 配备伺服电机实现灌装量快速调整

• 引入触控界面一键换型功能


2. 品质控制贯穿包装全流程


调味品对卫生、密封、保质期要求严格,包装设备必须实现高密闭性、高清洁性,避免交叉污染和泄漏。


关键设备与技术:

• 真空/氮气充填系统,延长保质期

• 热封+冷封双重封口系统,提升密封性

• CIP在线清洗系统,保障食品安全


四、趋势三:环保化成为未来必由之路


1. 绿色包装材料与设备兼容设计同步推进


在双碳目标推动下,调味品包装材料正向可降解、生物基、轻量化方向发展。相应地,包装设备也需进行材料兼容设计,以适应更薄、更脆、更环保的薄膜。


设备优化方向:

• 温控系统智能调节,适配生物膜封口

• 张力补偿结构,防止包装材料拉断

• 兼容再生塑料或纸塑复合材料


2. 节能设计成为新标准配置


智能包装设备普遍采用节能电机、自动待机模式、能耗监测系统,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和碳排放。


例如,青岛顺增科技推出的新一代给袋式包装机系列,相较上一代设备节能高达30%,成为中大型调味品工厂绿色转型的首选方案。


五、典型案例分享:调味品企业包装智能升级实践


案例1:某知名调味料品牌引入全自动给袋式包装生产线


背景:该企业主营辣椒粉、复合调味料,原采用半自动灌装+人工封口模式,产能受限,人工成本高。


解决方案:

• 青岛顺增提供全自动给袋式包装机+螺杆计量系统

• 引入组合秤实现混合调味料精准定量

• 配备视觉检测系统,确保包装完整、标签正确


升级效果:

• 单条产线日产量提升200%

• 品质合格率由92%提升至99.5%

• 年人工成本节省超80万元


案例2:小型酱料厂实现包装智能化起步


背景:山东某小型酱料加工厂,产品为辣酱、蒜蓉酱、豆瓣酱,需满足线上订单和定制包装。


解决方案:

• 使用小型立式液体包装机,兼容多种酱料

• 配备伺服定量灌装泵,精度±1%

• 引入可编程控制系统,轻松切换规格


结果分析:

• 客户满意度提升,退货率下降60%

• 成本回收周期不到12个月

• 成功进驻多个电商平台,实现销量增长


六、结语:拥抱智能包装,抢占行业先机


调味品行业正站在包装升级的风口上。未来的竞争,不只是产品品质的竞争,更是包装效率、包装智能化程度的较量。谁能率先完成包装设备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改造,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。

青岛顺增科技专注于食品包装设备研发与系统集成,致力于为调味品企业提供灵活、高效、绿色的整体包装解决方案,助力客户实现成本降低、效率提升、品牌升级。


如需定制调味品包装自动化产线,欢迎联系青岛顺增科技,或访问官网了解更多解决方案:https://www.shunzeng.com.cn/

156 1512 3230